021-68778110
13052522888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新闻中心

三类医疗器械仓储管理规范

 发布时间 : 2024-12-25  浏览次数 : 159

三类医疗器械仓储管理规范是确保医疗器械质量、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。它涉及仓库设施、环境控制、分区管理等多个方面,旨在为医疗器械提供一个适宜的储存环境,防止其变质或损坏,并保障患者使用的安全。以下是关于三类医疗器械仓储管理规范的详细介绍:


一、仓库设施要求

独立专业库房:仓库应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储存面积,且必须是独立设置的专业库房,不得设在居民住宅或其他不适合存放医疗器械的场所。


环境和温度控制:库房环境需安全、干燥、通风良好,配备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,确保产品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害。例如,根据医疗器械的不同性质,库房需分为常温区(10℃-30℃)、阴凉区(≤20℃)、冷藏区(2℃-8℃)和冷冻区(-10℃至-25℃或更低)。


防火防盗措施:仓库应配备消防器材、监控系统等设施,以防止盗窃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

二、分区管理

合理分区:根据医疗器械的不同性质、类别进行合理分区,如待验区、合格品区、不合格品区、退货区等。这些区域应有明显区分,可采用色标管理,以便于管理和查找。


特殊产品存放:对于需要避光、防潮、防静电的产品,应设有专门的储存区域和相应的防护措施。同时,近效期医疗器械应有明显的标志和示意牌,以便及时催销处理。


微信图片_20241225160417.jpg


三、硬件设施

基本设施:仓库应配备垫仓板、测量和调节温湿度设施、避光通风设施、符合要求的照明设施等。此外,还需配置防尘、防虫害、防鼠害等设施,以确保仓库环境的整洁和安全。


计算机信息系统: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建立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《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》及附录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系统,保证经营的产品可追溯。


四、质量管理与记录

质量管理体系:企业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,包括人员资质审核、设施设备管理、采购与验收流程以及出入库与库存管理等方面。


记录管理:仓库管理员应对所有进出库的医疗器械进行详细记录,包括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生产日期或有效期等信息,以便后续追踪和管理。同时,还需定期对仓库进行盘点,确保账物相符。


三类医疗器械仓储管理规范是确保医疗器械质量的重要保障。通过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制度,可以有效避免医疗器械在存储过程中发生变质或损坏,从而保障患者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。